top of page

華麗與污痕 / 陳奎延謝怡如雙人展


開 幕 酒 會 12 / 24 (六) 3pm 展 期 2016 /12 / 24 - 2017 / 1 / 22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文|孫曉彤 「華麗與污痕」(Flourish and Blotts)出自於英國作家J. K. 羅琳(J. K. Rowling)風靡全球的暢銷奇幻小說《哈利波特》(Harry Potter),這原本是一家位於魔法世界的書店名稱,主人公哈利波特正是在此購買了人生中第一套的巫師教科書,從此踏上不凡而偉大的冒險人生。事實上,作者在原著中並未對於這間書店的名字或背景多做說明,然而這種將意義迥異的兩個字詞並置的命名方式,卻開啟了我對於字意的諸多想像——勃然興盛的、繁榮華麗的、甚至帶有點萌發與生長的動態意義;對照印記的、痕跡的、污漬的遺跡感覺,彷彿是經過之後所留下的證據——兩者之間一動一靜、美好和殘跡、正在發生中的與已完成的過去式……矛盾裡逸散出的曖昧迷離,溶解了詞彙本身的固有指涉,於是意義的邊界從此延展,邏輯與感性同在,就像是書店裡琳琅滿目的書籍物件,乘載著各自獨立的語言系統,由大量文字所架構出的內容,為閱讀的人照明知識曠野中的蜿蜒路徑,但真正決定出發、親身實踐這場壯遊之旅的,終究是那些願意看見嶄新風景的思考之人。 對我來說,陳奎延和謝怡如兩位藝術家的繪畫,就同樣有著如此複雜而美麗的特質,那些繁盛榮發的畫面感覺,在符號、色彩和結構層次之外,更吸引人的是作品中的內在情節所發酵出的飽滿詩意。 出生於1981年的陳奎延曾經定居於加拿大多年,目前生活與創作於台北的他並不諱言自己習慣以英文思考,語言、文化與身分認同的多元背景,在他的作品中雖並不明顯,但從圖像選擇與繪畫習慣上,仍然可看出藝術家層次豐富的內在視野。閱讀陳奎延的作品,首先感受到衝突和不安的是他色彩上的運用:以壓克力顏料於畫布上創作,他選擇了迥異於古典油畫技法中以罩染烘托為主的透明畫法,而採取仿若地質澱積一般的層層疊加——這是陳奎延對於繪畫方式的有意識選擇,雖然曾經受過完整學院訓練,也熟悉古典技法的步驟和效果,但精準寫實並非他意欲掌握的重點——在繪畫中,藝術家所要捕捉的是人的主觀狀態,而身為外部感受和內部意識多重滲融的個體,陳奎延心目中的人,是混合而複雜的存在,因此涉及到與人相關的議題,他更傾向以情緒上的連結取代議題性的辯證。在陳奎延作品中的場景與物件,乃至於人物的動作和表情,處理的並非表象符號本身的意涵,而更像是一種詩意的隱喻或象徵:是想像也是直覺,也是無比深刻的內在真實。 而出生於1983年的謝怡如,畫面的總是帶有一層爛漫繽紛的夢幻氛圍,那些出現其中的動物角色或明亮鮮豔的色調,甜美活潑有如童話中的美好情節,流動的顏料痕跡有如閃爍的光斑,跳躍而恣意地遍佈在那個只有善與美的理想世界。不存在於現世的光明和輕盈,是藝術家抒寫生命真實的方式——與其精緻描繪現實的遭遇和過程,何不就此創造出一個想像中的瀟灑景致——這並非迴避那些堅硬存在的人情世故,而是充盈出一個柔軟溫馨的內在空間,用以儲存那些來自過去記憶和未來夢境的構想藍圖;藝術家無意於此創建有著答案終點的謎題,而是提供了某種穿越的可能——跨越在幻想與真實的邊緣,謝怡如在狹隙中找到了可供安住的舒適所在,那是夢境匯集之地:這裡有光,同時也有與光線交錯的曖昧浮影。 將陳奎延和謝怡如兩位藝術家的繪畫,並陳於一個展覽中,本身就是一件耐人尋味的事;原因在於,他們在創作中都觸及了現實與夢幻的層次,然而卻各自選用了不同的探索與陳述方式,在純然視覺的系統中,真誠而適切地表達了個人當下的存在姿態——那些流動或凝固的、斑斕或深沈的、詼諧或肅穆的、明亮或黝暗的……各式各樣的矛盾於曖昧形成出一種特殊的當代特質,那是關於現下的、進行式的、尚在發生中的不確定感覺。 由繪畫形式來說,兩位藝術家所選用的繪畫色彩,都與現實中肉眼經常可見的日常配色有些距離,而此主觀的視覺呈現,回應的是他們創作核心中「寫真」但並不「寫實」的特質;換言之,陳奎延和謝怡如無意去再現經驗中的場景,而是透過個人的解構和重置,創建出具有個人特色的內在情境,而色彩元素則加強了此一特質——在那些有如夢境或電影特效後製過後的畫面裡,要觀眾信以為真的並不是那些充滿暗喻的情節本身,而是故事流動中所引發的諸多情緒共鳴:有關於人在各種狀態下的不同反應,而描述的同時也獲得了深化或超越的可能。 從內容來看,陳奎延和謝怡如也同樣偏愛寓言式的敘事方式——兩位藝術家總是在畫面裡提供了故事的線索——具有象徵意義的角色和物件,指涉的彷彿是具體的事件與過程,然而他們真正要表達卻不僅只於此,而是逸出表象之外的抽象狀態,可能關乎於情緒、感懷、乍現的靈光或是冗長而彷彿無限延伸的陌然。有意思的是,將兩位創作者的作品並置,其實不難發現隱藏在畫面深處的、關於人存在的種種情狀,然而他們卻各自選擇了迥然相異的切入視角——陳奎延的畫面經常給人詭譎或奇異的矛盾感,騷動而不安的主旋律貫穿在的繪畫中,從而激發你安靜凝視與思索的欲望;而謝怡如,則擅長以歡快輕盈的色調,鋪陳出有如甜蜜夢幻的童話場景,然而當你仔細端詳,便會發現那些隱藏在輕盈中的寂然與靜默,那是際遇所造就的無奈,是關於現世華麗的憂愁預感。 兩位藝術家以個人理解世界的方式,創造出畫面殊途同歸的深沈,猶如月球的暗面和亮面,完整了當代風景的光譜兩端。因為藝術家在創作中的持續探索,我們得以期待那些未知的喧嘩和寂寥——故事尚未接近尾聲,這場華麗與污痕的追尋之旅,才正要展開。

Recent Posts
Archive
bottom of page